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43章 官府代赎

胡夫人:“暂时无性命之忧。”

正吸鼻涕的云珠哽了一下,心蓦然落到实处的踏实感迅速将人包裹住,想着方才的失态,云珠自顾找补道,“……欸,她那人就是爱钱,不安全就跟着你们一路回来嘛,真的是,就知道叫人担心的。”

与赵三说来也就两三个月同床共枕的情谊,只是随着近年来三番两次接触,越大才越明白,那是个柔软又重感情的女人。

奈何年纪太小,难免过分敏感,又因为家庭原因叫她心思太重,还是与刘平成婚三载,才多了几分灵动。

细想起来,两人快半年没见了,眼下也只得从信中晓得近况,听赵三在信里说起金陵暴乱时,云珠觉得心都快跳到嗓子眼儿了。

再接着看她被豪强掳去开荒,还能借着翻地的空档与胡家夫妇相见,云珠浑身冷汗却也难忍开心。

真是个聪明孩子。

赵三说自己:“我们在金陵生了些波折,不欲瞒你,但索性一切都还好,我长高了两寸,跟着一个打铁的老师傅在练拳,老师傅人很好,不仅帮我们翻地,还教我们几人打拳,很是耐心。”

“虽说是叫人掳走,可这些人倒也不坏,允许我们继续耕种,还承诺年下比官府高两成的价格收粮,所以暂时不回京城,否则赁地的钱可就要打了水漂……”

云珠憋着一泡泪水,又哭又笑的,翻页就见一幅不伦不类的小画儿,依稀辨得出是玉米的模样。

看着这萦绕心头两月余的玉米棒子,那种揭晓谜底的躁动感逐渐加深,迫不及待的翻过去,果然见赵三在信里写,“南边多山石贫瘠之地,水稻不可植,豆黍难攀缘,只这玉黍一样,巴掌大的地,春播秋收,一棵就能对付出一个人一天的口粮来。”

熟悉的人当捉刀人就是好,不必惜字如金,瞧这拉拉杂杂的五六张纸,便知道胡家在赵三眼里是可信的‘自己人’。

连选种育种的事儿都讲了一遍,末了还不忘夸云珠是个接地气的好孩子,没有忘本,还记得伺候土地那些事儿,甚至还琢磨出了行之有效的门道来,先记一功云云。

云珠阖上信件,心道,赵三出门一趟,姐姐的款儿是端得愈发稳当了。

当初写信时,胡夫人恰好在一旁放风,自然晓得信中大致有什么内容,如今充当起讲解官来,正好补全了信件之外的情况。

“金陵有一自称流照宫的江湖组织,据传最先是一樵夫,在钟山上打柴时得仙授秘法,找到了一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